• 返回列表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民用建筑防火設計盲點(三)
    發表于:2017-10-30 11:13:24 分享至:
    盲點一

    ?疏散寬度

    除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間疏散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凈寬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層的房間疏散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凈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凈寬度不小于表5.5.21-1的規定計算確定。當每層疏散人數不等時,疏散樓梯的總凈寬度可分層計算,地上建筑內下層樓梯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層及以上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地下建筑內上層樓梯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層及以下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

    表5.5.21-1每層的房間疏散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凈寬度(m/百人)

    2.地下或半地下人員密集的廳、室和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其房間疏散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各自總凈寬度,應根據疏散人數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計算確定。

    3.首層外門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建筑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確定,不供其他樓層人員疏散的外門,可按本層的疏散人數計算確定。

    4.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中錄像廳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廳、室的建筑面積按不小于1.0人/㎡計算;其他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廳、室的建筑面積按不小于0.5人/㎡計算。

    5.有固定座位的場所,其疏散人數可按實際座位數的1.1倍計算。

    6.展覽廳的疏散人數應根據展覽廳的建筑面積和人員密度計算,展覽廳內的人員密度不宜小于0.75人/㎡。

    7.商店的疏散人數應按每層營業廳的建筑面積乘以表5.5.21-2規定的人員密度計算。對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燈飾展示建筑,其人員密度可按表5.5.21-2規定值的30%確定。

    ?注意事項

    第1條應注意:在實際中,建筑各層的用途可能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用途在每層上的使用人數也可能有所差異。如果整棟建筑物的樓梯按人數最多的一層計算,除非人數最多的一層是在頂層,否則不盡合理,也不經濟。對此,各層樓梯的總寬度可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最多的一層分段計算確定,下層樓梯的總寬度按該層以上各層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疏散人數計算。如:一座二級耐火等級的6層民用建筑,第四層的使用人數最多為400人,第五層、第六層每層的人數均為200人。計算該建筑的疏散樓梯總寬度時,根據樓梯寬度指標1.00m/百人的規定,第四層和第四層以下每層樓梯的總寬度為4.0m;第五層和第六層每層樓梯的總寬度可為2.0m。

    第2條應注意:“人員密集的廳、室”包括商店營業廳、證券營業廳等。

    第4條應注意:對于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在計算疏散人數時,可以不計算該場所內疏散走道、衛生間等輔助用房的建筑面積,而可以只根據該場所內具有娛樂功能的各廳、室的建筑面積確定,內部服務和管理人員的數量可根據核定人數確定。

    第5條應注意:該條適用的前提條件是除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外的其他公共建筑。

    第7條應注意:本條所指“營業廳的建筑面積”,既包括營業廳內展示貨架、柜臺、走道等顧客參與購物的場所,也包括營業廳內的衛生間、樓梯間、自動扶梯等的建筑面積。對于進行了嚴格的防火分隔,并且疏散時無需進入營業廳內的倉儲、設備房、工具間、辦公室等,可不計入營業廳的建筑面積。據表5.5.21-2確定人員密度值時,應考慮商店的建筑規模,當建筑規模較小(比如營業廳的建筑面積小于3000㎡)時宜取上限值,當建筑規模較大時,可取下限值。當一座商店建筑內設置有多種商業用途時,考慮到不同用途區域可能會隨經營狀況或經營者的變化而變化,盡管部分區域可能用于家具、建材經銷等類似用途,但人員密度仍需要按照該建筑的主要商業用途來確定,不能再按照上述方法折減。

    盲點二

    ?電梯井等豎井

     建筑內的電梯井等豎井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梯井應獨立設置,井內嚴禁敷設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不應敷設與電梯無關的電纜、電線等。電梯井的井壁除設置電梯門、安全逃生門和通氣孔洞外,不應設置其他開口。

    2.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向井道,應分別獨立設置。井壁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井壁上的檢查門應采用丙級防火門

    3.建筑內的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建筑內的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建筑內的垃圾道宜靠外墻設置,垃圾道的排氣口應直接開向室外,垃圾斗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應能自行關閉。

    5.電梯層門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梯層門耐火試驗 完整性、隔熱性和熱通量測定法》GB/T 27903規定的完整性和隔熱性要求。

    ?注意事項

    第1條應注意:本條中的“安全逃生門”是指根據電梯相關標準要求,對于電梯不停靠的樓層,每隔11m需要設置的可開啟的電梯安全逃生門。

    第3條應注意:建筑中的管道井、電纜井等豎向管井是煙火豎向蔓延的通道,需采取在每層樓板處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材料等防火措施分隔。實際工程中,每層分隔對于檢修影響不大,卻能提高建筑的消防安全性。因此,要求這些豎井要在每層進行防火分隔

    盲點三

    ?封閉樓梯間

    封閉樓梯間除應符合本規范第6.4.1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不能自然通風或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或采用防煙樓梯間。

    2.除樓梯間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樓梯間的墻上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

    3.高層建筑、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員密集的多層丙類廠房、甲、乙類廠房,其封閉樓梯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其他建筑,可采用雙向彈簧門。

    4.樓梯間的首層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形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與其他走道和房間分隔。

    ?注意事項

    通向封閉樓梯間的門,正常情況下需采用乙級防火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樓梯間出入口的門常因采用常閉防火門而致閉門器經常損壞,使門無法在火災時自動關閉。因此,對于有人員經常出入的樓梯間門,要盡量采用常開防火門。對于自然通風或自然排煙口不能符合現行國家相關防排煙系統設計標準的封閉樓梯間,可以采用設置防煙前室或直接在樓梯間內加壓送風的方式實現防煙目的。

    盲點四

    ?消防電梯

    下列建筑應設置消防電梯:

    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2.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

    3.設置消防電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注意事項

    第3條應注意:“設置消防電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應設置消防電梯,主要指當建筑的上部設置了消防電梯且建筑有地下室時,該消防電梯應延伸到地下部分;除此之外,地下部分是否設置消防電梯應根據其埋深和總建筑面積來確定。

    在线观看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