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了工程師遇到的一些建筑后期裝修改造成專科醫院的項目,在圖紙審核中發現由于建筑的性質發生變化而導致所要依據的防火規范條文發生變化所帶來的設計不符合消防規范的問題,包括樓梯間形式變化、供電負荷變化、房間分隔及疏散距離變化、消防用水量、屋頂消防水箱容積變化、病房樓不能與汽車庫合用樓梯等規范要求。希望可以對消防同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有幫助。
常見問題一:土地的用地性質問題
有一些專科醫院的項目,是在經濟開發區、高新開發區這些區域,將原有的一些工業用地項目的建筑,裝修改造為“專科醫院”,這就涉及到建筑的性質,或者說土地的用地性質發生變化的這個情況,關于這個,公安部有一個紅頭文件提出了要求。
《關于對工業用地內建設“使用功能為民用的建筑”如何審核問題的答復意見》
一、根據《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119號)第十五條規定,依法需要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申請消防設計審核時,應當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明文件。對于申報的建設工程的使用性質,與所提供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明文件所核準的建筑性質不一致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許可。
二、根據《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119號)第二十條規定,建設、設計、施工單位不得擅自修改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審核合格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建設工程消防設計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依法審核合格后,需改變原使用性質的,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重新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向出具消防設計審核意見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重新申請消防設計審核。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于符合受理條件的建設工程,應當依照消防法規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對申報的消防設計文件重新進行審核。
常見問題二:建筑定性發生變化
我接觸過的一些專科醫院內裝修改造的項目,通常是將原有的多層、或者高層建筑重新裝修,根據專科醫院的功能需要進行重新分隔改造。
舉例:
原建筑為地上9層的一般辦公樓,建筑高度30米,屬于二類高層公共建筑,現裝修改造為專科醫院,那么,根據國家防火規范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第5.1.1條中對于民用建筑的分類的要求,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醫療建筑應定性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
消防規范中,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和一類高層公共建筑的消防設計標準有較大差別
1、樓梯間形式不同
根據2014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5.12條的要求,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其疏散樓梯贏采用防煙樓梯間,建筑高度不大于32米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其疏散樓梯間應采用封閉樓梯間。
因此,上文中的地上9層,建筑高度30米的辦公樓,原先設計封閉樓梯間就滿足要求了,現在改造成專科醫院,樓梯間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規范的要求了。封閉樓梯間要改成防煙樓梯間。
2、消防電梯設置標準不同
根據2014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7.3.1條的要求,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米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應設置消防電梯。
因此,上文中的地上9層,建筑高度30米的辦公樓,原先不需要設置消防電梯,現在改造成專科醫院,需要增設消防電梯。
3、供電負荷等級不同
根據2014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10.1.1和10.1.2條的規定,一類高層民用建筑應按照一級負荷供電,二類高層民用建筑應按照二級負荷供電。
因此,上文中的地上9層,建筑高度30米的辦公樓,原先按照二級負荷供電就滿足規范要求,現在需要按照一級負荷供電才可以滿足規范要求。
4、應增設“避難間”
根據2014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5.24條的要求,高層病房樓應在二層及以上的病房樓層和潔凈手術部設置避難間,避難間應符合規范5.5.24中的6個規定。
因此,上文中的地上9層,建筑高度30米的辦公樓,原先不需要設置避難間,現在改造成了醫院,醫院的病房樓和潔凈手術部都要同步設置“避難間”。
5、樓梯和走道的寬度要求有變化
根據2014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表5.5.18條的要求,“高層醫療建筑”和“其他高層公共建筑”的首層疏散門、首層疏散外門、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是不一樣的。
因此,上文中的地上9層,建筑高度30米的辦公樓,原先疏散樓梯1.2米寬,雙面布置房間的情況下內走道1.4米寬就滿足規范了,現在改成了專科醫院,疏散樓梯需要1.3米寬,雙面布置房間內走道需要1.5米寬才可以滿足規范要求。
6、房間面積大小要求不同
根據2014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5.15條的要求
醫療建筑位于走道盡端的房間,必須設置2個門
醫療建筑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或袋行走道兩側的房間,面積不大于75平米時,可以只設置一個門。
關鍵點:公共建筑內房間的疏散門數量,房間面積大小,直接和場所的性質有關。場所性質改為【醫療建筑】后要注意這點
7、安全疏散距離不同
根據2014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5.17條的要求
高層醫療建筑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門(病房部分/其他部分)、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病房部分/其他部分),所對應的疏散距離是不同的,規范中不同場所的疏散距離的要求也不同。場所性質改為【醫療建筑】后要注意這點
給排水專業----屋頂消防水箱,消防栓流量 等會有變化
根據GB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3.5.2條
一類高層公共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室內消火栓流量不應少于30升每秒
二類高層公共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室內消火栓流量不應少于20升每秒
根據GB50974-201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5.2.1條
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屋頂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積不應少于36立方
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屋頂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積不應少于18立方
常見問題三:病房樓與某些場所的樓梯不能合用
根據GB50067-2014《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4.1.4條
汽車庫不應與病房樓組合建造
當汽車庫與病房樓之間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小時的樓板完全分隔,同時汽車庫和病房樓的樓梯分別獨立設置時,可以在病房樓的地下層設置汽車庫。
關鍵點:很多專科醫院都是辦公、酒店等建筑改造而成,地上層辦公和地下層的汽車庫通常情況下,樓梯全部是合用的。如果將地上層的辦公改為專科醫院的病房樓,那么地下層汽車庫的樓梯就需要和地上層的病房樓分別設置樓梯了。
其他的問題:
1,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很多裝修改造的項目,從所提供的裝飾圖紙來看,裝飾公司普遍不懂消防規范,不熟悉消防規范,因此設計中出現各種不符合消防規范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2,另外,有很多圖紙的設計問題,是需要經過多倫的修改,甚至會出現在修改一個問題的時候,又引發了新的圖紙問題的情況。
3,因此,上文所列出的問題,并不能概況項目設計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還請大家結合具體工程情況,根據國家防火規范,逐條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