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列表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人的行為階段與火災發展階段的關系2
    發表于:2017-08-17 13:30:48 分享至:
    (二) Thurston學生宿舍樓火災發展階段及人員行為的關系
    1、Thurston學生宿舍樓的結構和消防安全設施
    該大樓為帶地下室的九層建筑。地下室有一個食堂,第一層有辦公室,服務臺及學生宿舍,2-9層全是學生宿舍。878名學生和20名服務員分住在283個房間中。大樓的西北角和東南角各設一部出口樓梯,并安裝B級防火門。走廊鋪有地毯,墻壁耐火等級為1h,走廊吊頂由金屬網格和不燃材料構成。局部裝有火警系統,手提式滅火器遍及全樓。
    2、火災的發展階段
    根據學生和消防隊員的回憶,依據火災過程中火焰和煙氣的發展情況可將火災發展分成三個階段,如下表所列。

    (1) 走廊火
    03:45,從五層走廊的西北角樓梯起火,沿西走廊向南蔓延至西走廊長度的3/4,沿北走廊向東發展到北走廊長度的1/2。整個五層走廊被輕煙籠罩,可見距離僅為6m。
    (2) 火傳播到533房間,走廊發生轟燃
    0:47,533房間的學生打開房門觀察火情時,因沒有及時關門造成對流,533立即被大火吞沒,走廊發生轟燃,濃煙迅速充滿地面與吊頂之間空間,可見度不足1m。
    (3) 滅火
    3:55消防隊員到達起火層,4:15大火被撲滅。走廊的地毯、墻壁,吊頂和533房間火災損害嚴重。
    3、人的行為階段
    以火災發展階段為基礎,人員的行為分成三個階段,如下表所列。

    (1) 探測火情
    起火附近房間的5位同學聽到走廊異常噪音后分別從各自房間出來查看火情,533房間的學生逃離時沒有關閉房門。
    (2) 報警、開始疏散
    發現起火的幾位同學,立即叫醒他們同居室的同學,啟動局部報警系統喚醒了大廳的服務員,服務另立即通知丁消防隊。由于本樓內曾多次出現過誤報警,所以起火層以下的學生極少有疏散行為。調查397人中有64%人是通過呼喊確認起火的,當警鈴不響的時候,多數人試圖再睡覺。
    (3) 疏散
    由于距離起火點位置不同,疏散大約在3:48~3:55進行。
    一般來講,隨著報警信息的不斷增強,當睡著的學生們感到報警信息是真實火災時,會立即開始疏散。
    (三) 哈爾濱天鵝飯店火災發展階段及人行為階段的關系
    1、天鵝飯店的結構及消防安全設施
    天鵝飯店高47m,為十一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局部十三層,電器配線全部為鐵管暗設,2~11層為客房,室內貼有可燃性塑料貼面和地毯。有13條管道貫穿全樓。四周無其它建筑物毗連。整個建筑物無自動報警裝置,無疏散指示燈,無水噴淋設施。起火當天消火栓不出水。疏散樓梯被加鎖當作倉庫。
    2、火災發展階段
    火災發生在半夜,當人們確認起火時,火在1116房間已達轟燃階段,火焰和濃煙迅速吞沒走廊。

    (1) 1116房間火
    1116房間主人酒后吸煙,未熄的煙頭掉在床上引燃被褥。房客被嗆醒后打開房門造成對流,陰燃變成明火,發生轟燃。
    (2) 走廊火
    0:10,火從起火房間的門和窗口冒出,濃煙煙擴散至走廊,1116房間門口可見度極低,看不到燈光,火焰沿地毯和塑料貼面向走廊蔓延,大火和濃煙封住中央的敞樓梯,并吞沒一部分房間。
    (3) 滅火
    消防隊到場后,出四支水槍南北夾擊,上下配合,近戰強攻。

    3、人的行為階段
    (1) 逃離起火間
    1116旅客被嗆醒后從床上爬起,摔倒后再次兩次爬起,爬到門口,打開房門,離開房間,連爬帶走到了樓梯口,造成室內空氣對流,陰燃轉成明火,造成轟燃。
    (2) 報警與逃生
    11層的旅客和服務員被驚醒后多次報警,因電話線路故障未能接通。先后有4名服務員從10層來滅火器從樓梯口處進行滅火。由于大火吞噬了整個走廊濃煙滾滾擋住視線,所以滅火無效。服務員掀起樓梯地毯阻止火焰向樓梯的蔓延。位于起火房間對門1123房間旅客沖出房門沿途敲響了每間客房的房門,向旅客報警。
    1114旅客沖出房間,從中央梯逃出到一樓去報警。1118旅客蒙毛毯試圖穿過濃煙,未成功,返回房間后系床單下到10層破窗而入室得以逃生。以上受災者的行為反應均表現出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消安全知識。1110內有5名飯店職工,由于談笑入神,得知起火較晚,打開房門后猛烈的大火撲進房間,5人紛紛跳窗,4人身亡,1人因騎在10層窗子上幸免。大樓臨街面的旅客借助窗臺和外墻的突沿,扒在窗外等待救援。
    (3) 行為階段3—救人與滅火
    消防隊到場后,一面用高音喇叭喊話穩定被困旅客的情緒,一面通過走廊樓梯和室外云梯兩條通道將十一層的20名受災者疏散至安全地帶。
    三、人的行為階段和火災發展階段的一致關系
    由以上火災案例可以看出員行為階段與火災發展階段在時間順序具有一致性,同時還可以發現火災發展階段決定了人在火災中的行為,反過來人的行為(如對初期火災的處置)又影響著火災的發展。
    由于發現火災有早晚有差別,研究時所劃分的第一階段的火勢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有初期小火,也有發展為轟燃,但人的行為階段和火災發展階段依然遵循在時間順序具有一致性的規律。這是因為火災發展階段和人的行為階段是兩個在火災中沿著同一公共時間順序而發展的連續的自然現象。
    四、轟燃出現是疏散行為的自發信號
    在Georgian公寓火災,天鵝落飯店火災,Thurston宿合火災等火災階段和松江胡同居民樓火災中都出現了明顯的轟燃。根據對以上幾例火災的分析可以看出轟燃的出現對人的行為有重大影響,轟燃出現可看做自發的疏散信號。
    室內火災出現發生轟燃之后,火從窗、門及其它孔洞(如布線通道,吊頂上層的空間等)猛烈竄出,煙的濃度突然增大。濃煙的擴散速度明顯增加。此刻人的行為最為活躍,驚慌、群聚和逃生均由轟燃引發。
    在Georgian公寓火災中,214房間出現“轟燃”后整個二層充滿了濃煙,疏散行為由214房間1人的行為轉化為全樓人的行為。在Thurston學生宿舍火災中,走廊火出現“轟燃”后,起火區的可見度不足1米,發現起火的5位同學喚醒同居室的同學,此時局部報警系統啟動,引起了宿舍樓全體人員的行為反應。在松江胡同居民樓火災中,凌晨1:40發現起火之后,火災已達“轟燃”階段,“噼噼啪啪”的響聲將人們從熟睡中驚醒時,門外已是濃煙密布,火光閃閃,此時的呼喊聲立即引起全層居民迅速疏散。
    根據對上述幾個火災案例的簡單分析,不難看出,由于“轟燃”的出現,使建筑物內開始是少數人的行為活動轉變成全體居住者的行為活動,而全體居住者的主要行為表現是疏散。了解轟燃,防止轟燃對減少火災損失,穩定受災者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轟燃一般是指室內火災發生后,當室溫達到300℃以上,由于玻璃破碎或門窗被突然打開大量新鮮空氣涌入使火勢突然增大,室內一切可燃物突然全部著火,燃燒區溫度由400℃—500℃急劇上升到800℃~900℃得現象。轟燃發生后,火舌竄出房間開口,高溫煙和熱氣流的上升速度從火災初期的1~2m/s猛增到9m/s,火災進入極盛時期,一般來說,消防隊如果在轟燃出現后到達現場,火勢就難以控制了,而撲救的重點應放在控制火災的蔓延上。        實際中發現,在撲救室內火災時,如果對初期火災處理得當,轟燃也是可以避免的。
    在线观看黄色